ep10. 我愛貓狗但還是在吃肉,這種認知失調讓你覺得折磨或被質疑嗎:只要把動物放在心上,改變就會發生

*誠實面對自己,人本來就會有差別心,捫心自問,無論對動物或對其他人都是:

獸醫走訪印度體悟到,人類與貓狗有著上千年的馴化歷史,貓狗與人類間的特殊連結已經深植在基因當中,差別心難免,但是我們仍要把動物放在心中,改變可能不會馬上發生,但在吃肉中逐漸少吃一點,就是改變的起點。

*吃素與吃肉不是一分為二的二元對立論、不是非黑即白:

這是一條光譜,光譜的兩端之間,有著多位在不同光譜階段的人,只要把動物放在心上,每個人都能在自己不同的生命進程中,隨著時間推移,為自己畫下一道道的線,從少吃開始、進步到不吃紅肉、進步到只吃海鮮,每一次劃下的線,都逐步把自己推向期盼著的吃素的光譜那端。

*Meat Paradox 是愛動物與吃肉間,自己態度與行為相反的認知失調:

人類的大腦為了解決這種認知失調,會選擇一個方法來幫助自己整合為一,避免頭腦混亂。一般常見的情況有三:

1)乾脆吃素:

無法忽視肉品背後代表的是一個能交流的眼神、有意識有感覺的生命,無法視而不見這個靈魂時,就選擇了不吃。

 2)斷開跟動物的連結:

從英文單字就可看到人類心理刻意將動物和肉品切割成兩個不同的東西,牛是cow,牛肉卻叫beef,豬是pig,豬肉卻是pork。而親子丼這個溫馨的名稱,其實就是雞加上雞蛋,縱使吃肉讓我們不忍,但又戒不掉肉食,那我們斷開連結,剛好現代社會還能選擇完成看不到。

3)一了百了的否定動物有痛苦有靈魂:

第三種選擇是愛動物的人最不樂見的,為了不想被吃肉問題困擾自己、被他人質疑,乾脆直接否定動物的道德地位、就不會有道德負擔,認為動物不會感受痛苦和恐懼,那些只是本能反應罷了,如同含羞草碰了會閉葉、機器按了會反應,甚至有人說出,小豬不就是塊會長大的肉罷了。

*愛貓愛狗愛小豬?情感衝突與行動實踐講座:直播重複看如下,值得細細品嚐~

https://www.facebook.com/TAPCollege/videos/1771952659817981/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