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為六福村十年養死八隻長頸鹿、又想再進口,讓動保團體們吵的沸沸揚揚的議題,讓我們開始思考…
國中小我們都參加過學校的校外教學,但是不是我們只有跟同學快樂打鬧的記憶,而不記得參觀那些展演動物場所到底學到了動物的什麼?為了我們走過瞄三秒的校外教學,卻要動物犧牲自由被關一輩子?校外教學的目的是否失焦?有沒有真正「學習」的替代方案?
👉又若一時之間難以打破校外教學參觀展演場所或遊樂園的產業鏈,一樣帶學生去這些地方時,身為學校老師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不一樣的改變?師能否善用現成的「動物福利評估表」引導學生去真正了解動物、觀察與學習動物福利問題?
👉其實可以在課程中、校外教學出發前,讓學生透過許多生態節目素材了解真實動物的生活習性和常態是什麼?然後讓學生帶著「動物福利評估表」,在校外教學中去檢視自己理解中真實自然的動物和在展演場所看到的有什麼不同?
👉動物福利評估表: https://taeanimal.org.tw/theirtears/movement.html
👉動保團體反對六福村再進口長頸鹿,提供的媒體包,包含影像、影片、新聞稿: https://fb.watch/caDANVPpvE/
👉六福莊住宿一晚要價一萬多元,號稱可以近距離跟動物相處,我們看到了優雅的長頸鹿,好興奮,覺得與她好親近,可以盯著看她好久好久。但其實我們真的不知道,長頸鹿他們在這裡,身心都備受痛苦。Connie接觸動物議題之前,也曾帶兒子去住過六福莊,而近期兒子也要再去校外教學…
👉校外教學的目的是什麼?校方是否重新思考這個目的?家長會能否提出重新定義校外教學是要「教學」什麼內容?不是只是大家一起出去玩而已。
👉校外教學的目的如果可以導向生命教育,那其實好幾個重新開設的公立收容中心或動物救護中心,都可以作為這個教學目的的目的地:
1.板橋收容所
2.新竹新蓋的收容所
3.台中后里收容所》號稱最美
4.高雄燕巢收容所
5.屏科大參觀野生動物保育中心
6.南投野生動物急救站
這些地方除了收容動物外,也都已經同修重新設計整修,成為結合教育的場域。
發表迴響